當全球制造業遭遇柔性轉型與成本困局,輪式底盤與類人操作融合的機器人正成為破局關鍵。

一、市場:價格下探驅動規模化應用
2025年被視為“輪式人形機器人規模化商用元年”。據最新統計,全球輪式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從2024年的20.3億美元躍升至2029年的132.5億美元,年復合增長率高達45.5%。中國市場表現尤為亮眼——2025年產量將超萬臺,市場規模達82.39億元,占全球總量的50%。
價格下探成為核心驅動力:2024年全尺寸輪式機器人均價已降至30萬-40萬元,2025年部分企業計劃將價格壓縮至20萬元以下。成本的降低正加速其在工業場景的滲透,從CNC車間到電子裝配線,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。
二、富唯智能的“破壁之道”:技術定義市場競爭力
在快速擴張的輪式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中,富唯智能憑借三大差異化技術占據高地:
1.靈巧移動與零轉彎半徑
搭載360°全向輪式底盤,可在2米窄巷道實現零轉彎半徑機動,折疊式升降機構覆蓋0.8-1.8米作業高度,適配95%的工業工位。相較傳統AGV,空間適應性提升60%。

2.雙臂協同負載革命
獨創仿生雙臂結構,單臂負載達8kg,重復定位精度±0.02mm-±0.05mm。通過動態配重算法,搬運發動機缸體等重型部件時全程無晃動,同步完成精密裝配,效率提升40%。
3.GRID智能決策引擎
融合語義地圖與工業知識圖譜,支持長序列任務自主規劃。在3C電子車間實戰中,可實時調度12臺CNC機床的上下料路徑,并動態避讓突入的叉車,任務響應延遲低于50m。

三、場景落地:從效率優化到生產力重構
富唯智能的技術優勢正轉化為行業生產力躍升:
1.汽車制造:在東莞發動機產線,機器人實現0.05mm誤差裝配,交付周期壓縮25%;
2.電子精密:芯片抓取良品率達99.9%,SMT產線換型時間從8小時降至25分鐘;

這些案例印證了輪式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擴張的核心邏輯——通過“移動+操作”一體化設計,替代傳統“AGV+機械臂”分體方案,降低30%部署成本的同時提升任務連貫性。